今天是農曆七月七日七夕情人節

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到底是怎麼來的呢?

<詩經 小雅 大東>:「維天有漢,監亦有光。跂彼織女,終日七襄。雖則七襄,不成報章。晥彼牽牛, 不以福箱。」此時,牛郎織女只是天上的星宿,並沒有什麼美麗的愛情故事。

漢朝的一些文獻中亦提到了牛郎織女。<史記 天官書>中說:「牽牛為犧牲,其北河鼓。婺女,其北織女。織女,  天女孫也。」可知織女是天帝的孫女。石申的<星經>中則說:「牽牛六星,在天河東,上抵天津扶筐,又名天穀,木星也。天之關梁,日月五星之中道,主犧牲之事。織女三星,在河西北,又名東橋。天帝之女,水官也,春夏必先見,主果蓏絲棉珍寶,三星俱明天下平,女工美。」說明織女是天帝的女兒。

不管織女到底是天帝的女兒還是孫女,有關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漢時的古詩十九首已經出現了:「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;纖纖擢素手,札札弄機杼;終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河漢清且淺,相去復幾許;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。」

後來在魏晉南北朝時,有了更多詳細的故事內容。

晉 周處的<風土記>中說:「織女七夕渡河,使鵲為橋。古詩云:寂然香滅後,鵲散渡橋空。唐宮中七夕,穿九孔針。」

南朝 梁 殷芸的<小說>中說:「天河之東有織女,天帝之子也。年年機杼勞役,織成雲錦天衣,容貌不暇整。帝憐其獨處,許嫁河西牽牛郎,嫁後遂廢機杼。天帝怒,責另歸東西,但使一年一度相會。」

而相會的日子,則在南朝 梁 宗凜的<荊楚歲時記>中指出:「七月七日是牽牛、織女聚會之夜。」

此後,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代代相傳,成了今日的模樣。

在七夕這一天,女孩子都要拜織女:傍晚時分,在自家庭院,準備瓜果、五子(桂圓、紅棗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、茶、酒、插在瓶中的鮮花、針線、胭脂水粉、和鏡子來祭拜織女星,是為乞巧,祈求裁縫手藝精進,同時也祈求容貌美麗、嫁得如意郎君,祭拜結束時要燒四色金,並對月引線穿針,穿進,解為針巧美兆;另取一半胭脂水粉撒向天際供織女使用,粉落臉上,解為面貌美兆,另一半胭脂水粉則留為己用。

女孩子才拜織女星,男孩子則要辦魁星會。魁星,相傳為文運之神,為北斗第一星,七月初七為其誕辰,台南府城的士子會舉行「魁星會」慶祝,是一種求取功名的助興遊戲。以桂圓、榛子、花生等三種成圓形乾果,分別代表狀元、榜眼、探花,每人手握三種乾果各一顆往桌上投擲,某種果乾滾到某人前面停止下來,則某人為狀元、榜眼或探花…像這樣吃喝玩樂。

這一天,同時也是床母和七娘媽的生日。

床母就是床神,又叫公婆母,是兒女的保護神。床母的由來是這樣的:古時候有個郭姓書生,進京趕考時路過蘇州,和一位賣扇的姑娘一見鐘情,但郭姓書生卻急病而亡。賣扇的姑娘怕讓人知道,就把他埋在床下。後來這個賣扇的姑娘竟產下一子,為告慰郭華的靈魂,她便備酒菜在床上焚香祭拜。鄰人好奇循問之下,她便說是祭拜床母,可使孩子平安長得快,此後便有人仿效她祭拜床母。十六歲以內的孩子稱為「花園內」,受到床母的保護。所以在嬰兒出生的第三天、孩提時生病時、每年正月十五和七夕床母生日這天,都要拜床母。這些十六歲以下的男童女童,在下午六點時,在自己的寢室供祭床母,供品要有雞酒油飯、雞腿和花生,並燒刈金和床母衣,拜謝床母保護兒童。和一般的祭拜有些不同,一般需獻酒三次,拜床母只要一次,而且拜完要立刻撤供。

至於七娘媽,就複雜了。

有關七娘媽的身份,有很多不同的說法。七娘媽又稱為「七星娘娘」、「天仙娘娘」,有人說她是北斗七星的配偶神,有人則認為是指包括織女在內的七仙女,又稱「七仙姐」或「七仙姑」。另有一說,織女是天帝的第七個孫女,而七娘媽則是天帝第七掌珠。

無論哪一個說法,在閩南方言文化裡,七娘媽就是兒童的守護神。傳說織女的姐姐們由於同情牛郎織女兩人被王母娘娘拆散,便暗中保佑兩人的孩子,使他們平安健康的長大。為人父母者,為了能讓神保佑其子女,便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為義子或義女,稱為「拜契」。

孩子十六歲前都受到七娘媽的保護,因此嬰兒週歲時就要由母親(或祖母)抱到廟裡去祈求順利長大,並用鎖牌、古錢幣等串上紅線做絭繫在頸上,直到滿十六歲那裡七夕才取下。

七夕此日黃昏要祭拜七娘媽。供品要準備七味碗(七碗不同的糕點或粿)、水果、茶、酒、雞酒油飯、麵、六色菜碗、紅龜粿、兩根帶尾的甘蔗、胭脂水粉、鮮花二朵(圓仔花為祈求多子多孫,或茉莉、樹蘭等香花),另外要燒婆祖衣及四色金,若家中有滿十六歲的人,還要奉粽類、麵線,並準備用紙和竹片糊成的七娘媽亭,由父母手持七娘媽亭立於神案前,年滿十六歲的子女匍匐穿過供桌及七娘媽亭,男孩起身後須往左繞三次,女孩則右繞三次,然後將之焚燒,稱為「出婆姐間」(婆姐,傳即臨水宮夫人女婢)或「出鳥母間」(鳥母,據說是七星娘娘所託照顧小孩的仙鳥),表示孩子已經成年。有的人家還會為七月日自鬼門關出來的「好兄弟」準備香煙及檳榔。若滿十六歲的是男孩,要做紅龜分送街坊鄰居,女孩則做雙連龜(兩個連在一起的紅龜,像八字形)。此外,外婆家必需準備衣服、鞋帽、手錶、項鍊、腳踏車或縫衣機、雞、鴨等,在七月七日這天至七娘媽廟為其外孫(女)做十六歲,並設宴慶祝。想當年我十六歲時,台南的外公外婆便隆重地為我做了十六歲呢~

客家人的說法則有所不同。認為七星娘娘有七位,自從織女離開後,只剩下六星在,由於沒有固定祭祀的廟,所以在神格上屬於「閒神」,平時下凡閒晃時會抓人小孩,因此八字低的就給她作契子,以保平安。

日本人的七夕是將來自中國的織女傳說和日本神話裡的棚機津女(在水邊紡織衣裳獻給神的女孩)結合在一起,仿造中國的乞巧奠,把願望寫在五色紙(紅藍黃白黑)上然後掛到竹枝上,同時也綁上燕尾旗和紙做的和服(叫做紙衣),然後在七夕結束後把它們丟到河裡或海裡,稱為「送七夕」,認為如果漂到天河,願望就能實現。除了這個習俗,各地還有許多各式各樣不同的習俗,例如某些地方也吃中間壓凹的湯圓,有些地方女孩兒們則會聚在一起喝蛤蜊湯,因為蛤蜊的殼兩面是一樣的花色,而且不同的蛤蜊兩片殼是配不起來的,代表和如意郎君之間的契合,喝完了湯,會把殼兒們拆開堆在一起,玩配對的遊戲。

同時,各地都有七夕的祭典,只是舉行的日子,有的在國曆七月七日(明治維新改採新曆後,稱為節句中國節日,就被直接改為國曆日期),有的則在八月舉行。正好上週末是福生七夕祭,週日下午本想去參加,但午後竟然下起雨了?!等到雨停,已經接近傍晚時分,於是去了比較近的阿佐谷七夕祭。其實這些祭典都是為了振興商店街而舉辦的,所以地點就在商店街。祭典該有的玩的、吃的,應有盡有,大家都穿著美麗的浴衣出來遊逛。

 2013-08-11 17.03.21 2013-08-11 17.06.43 2013-08-11 17.13.27 2013-08-11 17.23.24 2013-08-11 17.39.07 2013-08-11 18.08.18 2013-08-11 18.15.47 2013-08-11 18.28.35  

今天傍晚備了簡單的香案,祭拜了織女星。沒有庭院,就在窗台的小小家庭菜圃前祭拜吧~

 2013-08-13 19.24.07  

此外,日本人夏天還會吃鰻魚飯消暑。一直不懂為何吃鰻魚飯能夠消暑?原來這一說源自於土用。什麼是土用?其實也是來自中國。傳統中國凡事皆與五行相配對,但四季只有四季,於是出現了第五個季節,就是土用,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之前的十八天,加起來的這72天就是土用,這樣就有了能與五行相配的五季。夏日土用的第一天在國曆七月二十左右,正是酷熱的天氣,於是江戶時期的學者想出一個妙招,就是在夏日土用的丑日吃音同「丑/うし/ushi」的食物能消暑強身,而起了這個風潮。丑日是什麼呢?就是中國用十天干十二地支來計算日子,遇到地支是丑的日子就是丑日,查看農民曆就知道了,今年的立秋是8/7,往前算18天的7/20是土用初日,之後遇到的第一個丑日就是今年的夏日土用丑日,7/22。

到底這樣能不能消暑?我是不知道啦!不過東京實在熱到爆,而且到處都在節能,不像台北街上很熱走進建築物就涼得不得了,東京除了百貨公司比較涼一點點,到處都是標準的26~28度,學校研究大樓裡面,走廊、電梯都是沒有空調的喲~所以,前些天還是到新宿的老店花了大把銀子吃了鰻魚飯了^^ 不管不能消暑,強身也好~

 2013-08-03 14.12.39 2013-08-03 14.17.50 2013-08-03 14.21.51 2013-08-03 14.33.29  

熱在三伏,三伏天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、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。遵照古籍,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,亦即所謂的初伏、中伏、末伏。昨天已是末伏,今後該要轉涼了吧?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nyaJ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