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PPING^^
隨意多人份
1。蛋 1個
2。砂糖 2大匙
3。鬆餅粉 200g
4。鮮奶油 200ml
5。鮮奶 100ml
鮮奶 20ml
鮮奶10ml
6。濃縮藍莓果茶:
藍莓果茶包 1包
熱水50ml
7。巧克力奶油酒 10ml
8。越橘果醬(或任何果醬) 少許
9。榛果醬(或巧克力醬、花生醬) 少許
10。鋁箔紙或烤盤紙 1張
PREPARING~
> 藍莓果茶包用50ml熱水沖泡後,取出茶包,將果茶以小火濃縮至一半
> 將鋁箔紙或烤盤紙捲成與方型平底鍋(煎玉子燒用的那種)同寬的紙軸,做為年輪捲的芯(大約直徑接近1公分就可以了)
START COOKING!!!
> 混合蛋及砂糖
> 在蛋液中加入鮮奶油及鮮奶100ml,混勻
> 分3次加入鬆餅粉,混拌至沒有粉粒,即成為基本麵糊(基本麵糊就可以煎了,但比較濃稠,適合做比較厚的普通銅鑼燒餅皮,做迷你銅鑼燒或年輪捲用下面的稀釋麵糊比較好操作)
> 將基本麵糊分成三等份,一份加入鮮奶20ml,即為牛奶麵糊;一份加入濃縮果茶,即為藍莓麵糊;一份加入巧克力奶油酒及鮮奶10ml,即為巧克力麵糊
> 年輪捲:加熱方型平底鍋,滴一滴麵糊測試,能夠變色的程度即可。倒入一些麵糊(麵糊的量依平底鍋的大小而定,可以鋪滿薄薄一層就夠了),晃動平底鍋讓麵糊平鋪在鍋中,隨著加熱慢慢會形成小氣泡,然後小氣泡會破掉,氣泡破得差不多時(大約8成的氣泡都破掉),把鋁箔紙或烤盤紙捲成的芯放在麵皮一端,然後慢慢捲起麵皮成一個麵皮捲,接著像製作玉子燒那樣,一層一層加入麵糊並捲起,捲到滿意的大小就可以停止,放涼後抽出紙芯,切片,就是年輪捲
> 迷你銅鑼燒:如上述加熱平底鍋(不需要方型的,圓型的也可以),舀一匙麵糊,緩緩倒在鍋上成一圓型,加熱至起小氣泡,且全部的小氣泡破掉、麵皮表面由濕潤變得乾爽,即可鏟起放涼。放涼後夾入果醬或榛果醬(藍莓麵糊適合夾果醬、巧克力麵糊適合夾榛果醬)
TASTING
> 也可以先準備好麵糊,在party上用電熱壽喜燒鍋(必需是不沾的材質),讓賓客們自己製做。自己動手做有DIY的樂趣喔~~
ABOUT...
唐朝時,中國人已很擅長製做米製糕點,並稱之為"果子"。西元八世紀(日本的奈良、平安時期),此技法傳入日本,經過長時間的演變,成為現今的和果子。主要是做為茶點搭配茶食用。
和果子主要分為三類:
生果子-- 以新鮮原料(如豆泥、栗子、甘薯等)製作,只能保存數天。在茶會中,做為主果子,多配濃茶。例如:銅鑼燒(薄餅中加上紅豆餡)、麻糬(以糯米粉混和蓬萊米粉加水製成,可包餡,也可不包餡)、草餅(又稱艾草麻糬,以加艾草汁的糯米餅皮包紅豆餡,算是包餡麻糬的一種)、大福(以糯米餅皮包裏甜紅豆餡,餅皮比麻糬更Q)、櫻餅(以糯米粗磨成的道明寺粉做成外皮,並染成粉紅色,內包紅豆餡,外面以櫻桃葉捲起)、御萩(普通米混合糯米做成米糰子,再於表面塗上甜紅豆)、。
半生果子-- 與生果子相同,以新鮮原料製作,但過程中乾燥變硬,可保存數週。如羊羹(以豆沙加上寒天、葛粉做成的塊狀點心)、饅頭(麵粉外皮包餡的甜饅頭,有蒸饅和燒饅兩種,前者是蒸的,後者是烤的)、最中(以糯米粉蒸烤後製成的薄酥殼包裏豆餡)。
乾果子-- 使用糖、黃豆粉等原料製成糖份高的乾燥果子,可保存數月。在茶會中多搭配薄茶。如仙貝(米飯搗碎加水製成的扁圓形餅片沾醬烘烤而成,又稱米果)、糖果(如金平糖,即以罌粟子為芯、澆上糖水煮乾結成的糖粒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