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PPING^^
悠哉1人份
1。烏龍麵 1把
2。水菜(或春菊等口感細緻的葉菜) 1把
3。白蘿蔔 約2分分長1段
4。蛋 1顆
5。沾麵醬汁:
水 100ml
柴魚片 1小把約5~10g
醬油 1大匙
味醂 1大匙
PREPARING~
> 蘿蔔磨泥
> 製作沾麵醬汁,煮沸100ml的水,加入柴魚片,待柴魚片沈澱後立刻離火,過濾,加入醬油及味醂
> 製作溫泉蛋,取一保溫瓶,加入320ml沸水及80ml冷水,放入蛋,蓋上保溫30分鐘。
START COOKING!!!
> 滾水川湯水菜、煮熟烏龍麵
> 大碗中放入麵條、水菜、溫泉蛋、蘿蔔泥,淋上醬汁,就完成了
TASTING
> 把蘿蔔泥、溫泉蛋攪散,裏住滑順的麵條……一下子就溜過喉嚨了^^ 蘿蔔泥的辛辣、蛋黃的濃醇、豐富的享受!
> 夏天把麵條以冷水洗過,醬汁冰鎮,就是消暑的烏龍冷麵~
ABOUT...
蛋。
是種很有趣的食材。蛋黃和蛋白有不同的遇熱凝固特性,利用這些特性,變化出各種不同的蛋料理。
蛋白,58℃開始變性(變白),62℃開始產生膠性,65℃變得無法流動,高於70℃完全凝固
蛋黃,65℃開始凝固,70℃變得無法流動,80℃完全固化成為帶粉狀的固體
全蛋液,平均約68度會凝固
於是:
帶殼蛋在滾水中煮4分鐘,可煮成蛋白凝固蛋黃半流動的半熟蛋(為什麼滾水中蛋黃卻能半熟呢?因為只有4分鐘的時間,傳導到蛋中心的熱只能夠讓蛋黃升溫到70度左右)
帶殼蛋在滾水中煮15分鐘,可煮成蛋白蛋黃都凝固、且蛋黃呈粉質的全熟水煮蛋
帶殼蛋在65~70℃的水中保溫30分鐘,可煮成蛋白成膠狀、蛋黃成型但半流質的溫泉蛋
全蛋蛋液加高湯(蛋:高湯=1個蛋:120ml高湯)先以大火蒸3分鐘,再半開蓋小火蒸10分鐘,就是柔嫰的茶碗蒸(注意蛋液要先過濾,且小火蒸時蓋子要開一點釋放壓力及過高溫度,蒸出來的蛋才會柔嫰沒有空泡)
全蛋蛋液加牛奶(蛋:牛奶=1個蛋:130ml牛奶,另外還要加糖1大匙,更講究加點香草籽),以180度隔溫水烤30~40分鐘,就是香濃的烤布丁(注意蛋液一樣要先過濾,隔水的原因和蒸蛋要轉小火並開蓋一樣,避免蛋液的溫度上升到超過100度,如此蛋液中的水迅速變成水蒸氣,就會形成孔洞)